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活动 > 馆内资讯 > 阅读全文

乾隆御笔匾“移居”客博

发布时间:[2018-05-31] 责任编辑:中国客家博物馆 浏览次数:2302


继“圣旨匾”落户客博近日,千叟宴御笔匾移居”客博,在梅城江北老城蓝屋巷,穿过悠长狭窄的古巷道,来到一座拥有近三百年历史的围屋——“总宪第”。而这深巷古宅的主人,正是被乾隆钦点参加千叟宴,并得到乾隆御赐千叟宴御笔匾原山西按察使蓝钦奎。千叟宴是清朝宫廷的大宴之一,最早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的盛大皇家御宴赴宴者均为60岁以上的老人,旨在提倡孝道,营造节日喜庆气氛。据史料记载,清王朝共举行过四次千叟宴,康熙、乾隆各召集过两次。蓝钦奎是梅城蓝屋巷人(西门蓝氏八世祖)。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上京考试得殿试三甲第三名。曾任山西按察使主管司法),山西巡抚(主管政务)兼任提督(主管军事)。任内清正廉洁,政绩卓著,深得百姓爱戴和皇帝赏识。公元1785年,时年七十九高龄的蓝钦奎参加乾隆首次举办的千叟宴。这块御笔匾,长220厘米,宽87厘米,厚4厘米,匾四边有六条围绕。上边正中间有“御笔”字样,御笔题写的字迹尚存隐约可见的金铂色,匾文重现了乾隆当年举办千叟宴的历史,是康乾盛世的一个缩影。可这块“珍宝”可以说历经了一个坎坷曲折的过程。在“文革”期间,御笔匾被聪明的蓝氏子孙藏在祖翕底下而得以逃过多次“灭迹”之灾,但后来竟被拿来当砧板和隔墙板。从乾隆五十年(1785年)至今,历经233年。虽几经摧残,幸好御笔匾没有受到重大的损伤,字迹仍基本可辨。



作为文博工作者的小编,不禁有些忧心:有多少散落在民间的“珍宝”,保护不当,不被重视,甚至受尽摧残,最终“香消玉殒”。正如蓝氏子孙后代所说,随着时间,匾中一些以前看得清的字迹都渐渐模糊了,还发现虫蛀现象。所以,为了保护好祖上传下来的“宝贝”,心里再怎么舍不得,也要把它捐赠给市里的客家博物馆来保管、修复。如今,这块千叟宴御笔匾已入藏客博库房。我馆将针对该匾的具体情况,研究制定一系列的修复、保管方案,让这块“珍宝”能更好更快地向世人展现其极高的历史价值




搜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