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成果 > 阅读全文

馆藏《桂东贝溪郭氏族谱》论析

发布时间:[2016-09-18] 责任编辑:郭锐 浏览次数:7956

【摘 要】桂东贝溪郭氏入湘较早,耕读传家,人才辈出,在湖湘地区有重要地位。民国十二年编修的《桂东贝溪郭氏族谱》因为省长赵恒惕的支持,反映出“联省自治”的重要信息,同时保留有郭嵩焘的谱序、寿文、传记等六篇,有重要历史参考价值。

【关键词】《桂东贝溪郭氏族谱》  耕读传家  联省自治  郭嵩焘遗文

 

中国客家博物馆收藏有民国十二年(1923)郭上珍、郭同霖、郭锦棠等编修的(湖南郴州)《桂东贝溪郭氏族谱》一套,该族谱不分卷,存十五册,书衣题签《贝溪郭氏族谱》,整体内容包括福像(郭子仪)、排行、祠图(颜祖祠)、祠记、谱序、凡例、条规、族戒、旧序、翰墨(纪传、谢表、赞、墓志、祠堂记、房约、诰命、行实、寿文、诗文)、祭田、渊源世系、祖派世录等。卷首所记排行为:同人大有,履谦中孚,克绍远图,乃曰鸿儒,家敦礼让,代起贤良,则笃其庆,载锡之光。

据族谱所记,贝溪郭氏先祖郭瞿,字元明,唐僖宗时(874-888)避黄巢乱,由金陵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徙吉之龙泉乡(今江西泰和县)十善镇隐居。始祖郭斌甫,字宪亭,宋京大学生,理宗时(1225-1264)与大学生黄恺伯等共论史嵩之(1189-1257)不宜起复,诏削籍归家。由符竹(今江西万安县高陂镇符竹村)徙居悠富(江西遂川县草林镇悠富村)。其世系为:斌甫——尧可(徙居湖南郴州桂东之君辅)——传道——颜叟(创居贝溪)。

关于世系实录,该族谱分宗顺、宗达、宗娄三大祖派进行编修:

宗顺祖派世录:斌甫——尧可——传道——颜叟——和仲——宗顺;

宗达祖派世录:斌甫——尧可——传道——颜叟——南仲——宗达;

宗娄祖派世录:斌甫——尧可——传道——洲叟——启凤——宗娄;

族谱所记世系排行:宗—赋—维—崇—荣—孟—仲—泰—永—选—志—世—化—佑—隆—兴—同—人—大—有—履—谦,传27世。

宗娄房世系排行略有不同:宗—赋—孔—道—养(文)—友—是—昇—荣—华—常(朝)—楚(廷)—登(用)—时(瑞)—一(万)一胜(应)—崇(同)—人—大—有(德)—贻(履)—谋(谦)—中—孚,传29世。

研读谱序可以推知,有清以来,桂东郭氏修谱次序为:康熙十六年(1677)、雍正十一年(1733)、嘉庆十四年(1809)、咸丰二年(1852)、光绪十二(1886)年、民国十二年(1923),共6次。

一、对郭泰遵支系的考察

桂东贝溪郭氏可谓耕读传家,诗书继世,代有贤人,这在宗顺祖派玧祖房郭泰遵支系表现较为明显。据族谱记载:

十三世郭泰遵字凌崖,恩荣八品,创业垂统,燕翼贻谋。

十四世郭应祥,郭泰遵长子,本讳永孔,字宗鲁,廪生,敏而好学,富而好礼。

十五世郭琼选,郭应祥次子,字瑶仙,号洁思,岁贡,骚坛祭酒,翰苑名儒,有传文。天启辛酉年(1621)生,康熙戊午年(1678)殁。

十六世郭志旦,郭琼选次子,字仍叔,云林雅致,靖节高风。康熙乙巳年(1665)生。

十七世郭世冯,郭志旦长子,字周,号甘棠,邑增生,志载孝友。康熙丙寅年(1686)生,乾隆戊辰年(1748)殁。

十七世郭斯举,郭志旦次子,本讳世翼,字展翎,号翥亭,恩荣八品。

十七世郭轼,郭志旦三子,字又苏,本讳世孝。

十七世郭,郭志旦四字,字毓川,本讳世德。

从“创业垂统,燕翼贻谋”“敏而好学,富而好礼”发展到“骚坛祭酒,翰苑名儒”,经过三代的发展积累,到郭志旦时,郭泰遵支系在贝溪已经颇具儒雅风范,很有名望。

郭志旦自号瞻园主人,平时不乐仕进,然而时常在瞻园与诸好友诗酒唱和。族谱载有其所赋《事大如天醉亦休》诗四首,此仅录两首一窥其生平志趣所在:

事大如天醉亦休,杜家千古酒风流。

如何不解联知己,趋附芸芸若鹜鸥。

 

酒杯无处不风流,事大如天醉亦休。

逐逐风尘名利客,孰为鸾凤孰为鸥。

康熙六十一年(1722)三月,桂东知县贾伦到瞻园拜访郭志旦而不遇,游览瞻园后,称赞其所居“别开生面,洒落多姿”的同时,盛赞其“好读书无名心,亦治生无利心”,可谓评价颇高。

郭志旦四子亦能诗善文,族谱载有郭世冯《梦母钟孺人》、《瞻园禁约》两篇,为文情真意切。郭斯举、郭轼亦以《瞻园十景》为题,从北岭岚光、蒲塘月色、松林莺啭、古径樵歌、鸦归泰峰、西山红叶、春田蛙鼓、堤柳节风、拳山耸翠、晓炊烟接等十个方面吟咏瞻园,颇具雅趣。

二、对贤者达人的记载

郭锦棠在族谱序中称:“迨传至我斌甫公,实子暧公之嫡派也,世居赣省龙泉,即今之遂川。由龙泉徙湘沤东君辅,三传至颜叟公,又由君辅徙贝溪,子孙繁衍,振振蛰蛰。由唐室历前清,或擢解,或夺魁,或称名宦,或号乡贤,以及忠孝节烈,散见于家乘者,星罗棋布。”对桂东贝溪郭氏的迁徙历程记载详细,同时也提到了家族人才辈出的显赫历史。笔者翻检族谱,时时可以看到乡贤达人的记载,在此摘录四例:

达公房十八世郭学海(1714-1780),字样深,号百川,廪贡出身,乡饮大宾,孝行达部,题准品重儒林,性成肫笃,旌表建坊街尾,入祀忠孝祠宇。

达公房二十一世郭维翰(1800-1869),字黻荣,号介亭,候铨巡政厅加布政司理问。奉札保举五品衔,经理五都总局。咸丰三年(1853),奉宪总办桂邑军需。不惜钱谷,捐百余担,使桂邑危而复安。苗邑侯赠匾“急公可风”。

达公房二十二世郭树屏(1800-1884),行名同绣,字锦华,号艺圃。冠军游泮,食饩明经,每试超等,屡荐乡闱。陈、梁二大宗师按试,以学品超群,廉隅自饬,叠举优行。咸丰壬子科(1852)恩进士,国子监学正衔,即选知县,两任嘉禾县教谕,亲加同知升用。生平排难解纷,去莠植禾,拯溺就婴,成梁除道,筹保桑梓,振兴学校,悉绰绰其有余。

达公房二十二世郭正荣(1843-1912),原名同楷,字善模,号仙梯,诰封国子监典薄,由军功保奏四品衔蓝翎顶戴,署理湖南镇簟镇协统,后任永守沅州府游击。

所谓“学而优则仕”,贝溪郭氏诗书继世,代有贤人。其族人或以孝行显,或以政声闻,文治武功,瓜瓞绵绵。

三、联省自治对族谱编修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浙江和奉天等省地方军阀纷纷发表声明,要求推行“省自治”和“联省自治”,建立全国性的联省自治政府。其中赵恒惕主持的湖南自治运动,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最具典型性的地方自治运动。

赵恒惕(18801971),字炎午,湖南衡阳衡山县人。日本士官学校炮科毕业,同盟会会员。参加过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后任湘军师长、总司令。1922年元旦,颁布《湖南省宪法》,经议员选举出任湖南省省长。赵恒惕担任省长期间,坚守省宪,兴学修路,公选县长,发展教育,励精图治,推动了湖南现代化的实质性进展。毛泽东早年更是称誉他为“驱张将士,劳苦功高,乡邦英俊”。

(湖南郴州)《桂东贝溪郭氏族谱》中记载有湖南省长赵恒惕于民国十二年(1923)一月二十四日所写序文一篇。文中赵恒惕对“联省自治”多有论述,深入阐述了族治、乡治、国治的关系:

吾国幅员广袤,制治不易,虽以尧舜之隆,但称垂拱,而稽其治之之序,亦不过亲睦九族,平章百姓。其由族治以进于国治也明甚。今之言政者,莫不曰民族自决自治矣。民族何肇?肇于种姓。种姓大者遍一洲,其次遍一国,其次遍一都。从而条析之,则氏族之聚居于一乡一村者,莫不皆是。是故族治则乡治,乡治则国治。

余比年以来,方日以联省自治与海内贤者商榷,思夫治道之所由来,顾推而言之,将见郭氏斯举以支派之分属,氏族之联系,于以饬伦纪、厚风俗、孝友睦、姻任恤,修明有章,由族自治以近于乡自治县自治,比积而省而国,则恒惕之殷望也。

郭氏族人郭亚藩在此次“联省自治”中被选为湖南省宪第一届省议员,其在序文中也极力宣扬“高擎联省之旗,广开制宪之幕”,把编修族谱的盛举视为“湘省自治之机枢,联省自治之权舆”,更把族谱放在“一族之自治根本法”的位置上,可见“联省自治”运动的三湘大地影响至深。

四、郭嵩焘遗文的补辑

郭嵩焘(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筠轩,原名先杞,后改名嵩焘,湖南湘阴城西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曾任苏松粮储道、两淮盐运使、广东巡抚、首任驻英公使、驻法使臣等职。郭嵩焘善为文,王先谦曾称“先生之文,畅敷义理,冥合矩度。其雄直之气,追配司马迁、韩愈,殆无愧色。”其所著有《养知书屋诗文集》等。

除此之外,郭氏还于咸丰七年(1857)主修《湘阴郭氏家谱》十卷。郭嵩焘在“自叙”中称:“汾阳五传至在徽,仕南唐,官鸿胪右卿,始居吉州之望云门。又一传至广国公晖,今吉安郭氏皆广国府君之裔也。”或许是先祖都有聚居江西的渊源,加之道光二十九年(1849),郭嵩焘曾亲至桂东贝溪省亲。故此,贝溪郭氏于咸丰二年(1852)编修族谱时,邀请时任广东巡抚的郭嵩焘撰写序文一篇。

此外,《贝溪郭氏族谱·翰墨》部分还收录有郭嵩焘寿文、墓志、传文五篇。即《例封修职郎永亭宗丈大人暨德配例封孺人宗母黄老孺人九袠开一双寿序》《诰封登仕郎冠湘公墓志》《韵琴太封翁传》《大文元锦华宗先生暨德配黄孺人五旬双寿序》《例封孺人宗母罗大孺人八秩开一暨例封孺人宗母何大孺人七袠开一荣寿序》。笔者翻检文海出版社影印本《养知书屋诗文集》,发现该书没有收录这六篇文章。故此摘录全文,或许可以补郭氏遗文之不足。(详见附录)

总结

桂东郭氏渊源有自,传承近30世,向来重视族谱的编修。族谱中保留了大量贤者达人的记载。对郭泰遵支系五世发展情况的分析,更能看出贝溪郭氏耕读传家,诗书继世,在桂东社会有重要地位。

民国初期,在“联省自治”的节点上编修的《桂东贝溪郭氏族谱》,在“饬伦纪、厚风俗、孝友睦、姻任恤”的基础上,不可避免的透露出通过宗族自治达到乡治、县治乃至国治的理政思路。

此外,因为同宗关系,出生于湘阴的郭嵩焘曾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到桂东省亲,并建立了良好的宗亲感情,随后多次为桂东贝溪郭氏族人撰写谱序、寿文、传记等,这为族谱增色不少。从另一方面也保留了郭氏遗文,为郭嵩焘文集的文献整理提供了宝贵线索。

 

参考文献:

[1]郭上珍、郭同霖、郭锦棠等编修:(湖南郴州)《桂东贝溪郭氏族谱》,民国十二年(1923),中国客家博物馆藏。

[2]谢从高.联省自治思潮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马勇.20世纪20年代“联省自治”的理论与实践[OL.近代中国研究网站,http://jds.cass.cn/Item/3969.aspx

[5]郭嵩焘著.养知书屋文集二十八卷[A.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十六辑)[C.文海出版社印行.

 

附录: 

咸丰壬子年贝溪重修族谱序

吾家由吴来楚,星罗棋布,云几遍湖湘,而生齿之庶繁,席履之丰厚,文物衣冠之联翩济美,惟沤东称最盛焉。焘垂髫时披览邑志,纪载凤岭呈祥,狮山绚采,笔锋丛秀,珠石汇灵。窃叹扶舆之磅礴既极其隆,重以濂溪周子之流风余韵宜其产兹土者,代多闻人也。亟思一至先世发祥之地,以揽其胜而探其奇,于心始快。顷因北辙南辕,片无暇晷,耿耿于怀者久之。

岁己酉,蒙圣恩给假,乃得亲来斯境,初至贝溪谒祠。是日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晋接间,见有鹤发童颜者,居然道骨仙风者焉;有冲怀雅度,宛若春云秋月者焉;有名论情谭,不减丝弹竹奏者焉。心焉数之,如游玉海金山,应给不暇。既而往复流连,旬有余日,因获睹大雅之著作,喜其卓然成一家言。益羡乡先辈之衣钵在兹,而数百年积累之隆从,可想其大略矣。

维时,适合族谋修谱系,属序于焘。窃念斯举也,尊尊也,亲亲也,敬宗而收族也,前继统绪而后裕诒谋也。《诗》云:“昭兹来许,绳其祖武”,其谓是乎?爰为续其排行曰:家敦礼让,代起贤良,则笃其庆,载锡之光。惟愿族中雍睦以召嘉祥,懋修以承世德,积庆以振家声。敬祖也,而实能耀祖睦族也,而允堪光祖。谁谓床笏之隆,徽金台之雅望,仅获端美于前也哉!

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荣禄大夫兵部左侍郎广东福建巡抚部院

裔孙嵩焘薰沐敬撰

 

例封修职郎永亭宗丈大人暨德配例封孺人宗母黄老孺人九开一双寿序

吾宗自江西吉安徙籍湖南者几数家,而皆导始于桂东,故桂东郭氏在楚为最盛,髦俊英英,有名闾里者比肩相望。予以己酉之春,访宗人于桂东,又知吾宗永亭先生年寿之隆,与其所以造家致富之由为难及也。

先生少而才俊,能虑事,推度反复,必周必详。家故不甚饶,先后持家政数十年,遂以大富。治宅第数十,楹门以外,田交壤错,露积云屯,皆其手植。既乃入赀为例贡生。嗣君之黉序,列名太学,左右环立,皆籍籍有声,族党间孙曾蔚兴,既昌以庶。

德配黄老孺人,并心一德,以勤以俭,克相其家。既躬其利,又康和安豫,同享髦期。天之所以与之者,益綦厚矣。

尝窃惟诗人颂祷之义多以眉寿为言,而《宫》之诗反覆致其词曰:俾尔富而康,俾尔寿而臧。夫富者口适食而体适衣,然非身之康者,不能享之泰然。寿者齿高望隆,万目睽睽以相瞻属,非臧其身,则令名终。诗人之言,亦何深婉微至如此也。今先生齐眉合德,并以康强之身享福寿之隆,其于诗人所诵实躬备焉,斯可为难矣。

今岁三月,会先生暨黄老孺人同寿八十。予闻而乐,值其盛而犹以未与称觞为歉,乃推而序之,以明夫人生富寿之隆所以取重于《诗》者。如是以为吾宗之人异时升堂介嘏之资,又以见吾族一时之盛。非特为宗人光宠,益见耆之徵于一乡一邑者,莫非国家之庆。而吾族乃适遭际其隆,笃庆垂洪,蒸蒸爚爚,所以集而延者,益光且大也。谨序。

赐进士出身敕授儒林郎翰林院庶吉士国史馆协修兼武英殿纂修衔加一级

宗愚晚嵩焘顿首拜撰并书

 

诰封登仕郎冠湘公墓志

汾阳郡彦邦昆弟文武均列前茅,沤邑中佳士,亦予族中佳子弟也。亲生尽养,死尽哀,今葬矣,恨无吉壤为之谋窀穸者期年,若远若近,或成或废,不惜重金,兹得佳城而纳宅之辞犹未备。闻予来省公务,其姻方君忠仁乞予一言以铭碑。予闻未及详,不禁恍然曰:“彦之父非贡生永亭公之第四子,住邑二都狮形者耶?非庠生殿扬君之令兄讳联级字冠湘者耶?”噫!异矣,此一乡之善士也,天何夺若斯之速耶!

忆予自宴琼林后为守制,于庚戌来桂东省视家庭,常代永翁祝寿,惜其文不雅驯。维时冠军年近半百,居然有长者风。见其不事诗书,粗通礼义,孝友本乎性生,恋恭率其天质。训子诲侄皆以义,方睦族和宗,从无遽色。亲戚被其惠,邻里服其诚。且得黄孺人贤助,能相君以成家。一切桥路、梵宇、修建,无所。邑有大故,辄慷慨乐捐,以美举。至功名不肯大就,所食不过脱粟,所居不过容膝,闻人有缓急,解囊以赙。予先在其家,问之悉,故言之详。谓天之报施善人,不在其身,必在其子孙,将来后福正未有艾也。孰意即以此而赠封君墓铭哉。铭曰:

崔崔者山,郁郁者木。中有善人,藏此丘壑。其容温温,其质噩噩。素行无亏,知止不辱。马鬣可封,牛眠是卜。天宝物华,钟灵秀毓。于万斯年,永绥后禄。

赐进士出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协修兼武英殿纂修衔加二级

宗愚弟嵩焘顿首拜撰

 

琴韵太封翁传

夫子申赞《乾·初爻》辞:乐则行,忧则违,确乎其不可拔。盖言潜见因时,惟德裕于已,斯可见可潜,无入而不自得也。焘自束发学《易》,窃持此意以鉴别人伦,每企想其诣于心目间,今于封翁获蔚所愿焉。

封翁讳名标,字韵琴,号中和,世居沤东贝溪。尊人建元公抱道自重,年享期颐,发配偕老,康强逢吉,都人士佥称为熙朝人瑞云。封翁继起,世德相承,当其键户潜修也,寝经馈史,孜孜罔,为文玉润珠圆,片晷立就。州县试辄压曹,数奇未遇,刘下第,获隽者未免怀惭。

封翁淡然也,潜居里门,出所心得,启迪后学,口讲手指,反复周详。虽祁寒溽暑,不稍辍游其门者,如拨云雾,如睹青天,桑梓间文风因之日振。此可见独善兼善,其量虽殊,其义一也。晚年寓意诗酒,陶然自适,传家惟以耕读为远谋,以淳谨为正轨,以敦伦饬纪为良规,人世纷华,毫不介意。

然蓄之深斯达之,积之厚其流自光。封翁偕德配方大孺人恭承天宠,并荷封冢君、仲君锦华,食饩明经而握瑾怀珍,行见掇巍科而膺显秩,孙枝蔚起,悉属瑶环。长者已列成均,余者怀抱利器。将来振翮腾霄,重邀紫诰,食报靡涯,彼苍眷德,岂啬于前而丰于后耶!潜德之光,弥幽弥显,理固然耳。

焘至严溪访轶事,芳型宛在,口碑载途,心焉慕之,方思有以表扬潜德也。适值重修族谱,遂乐为之纪其实,以光家乘云。

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国史馆协修

宗晚嵩焘敬撰

 

大文元锦华宗先生暨德配黄孺人五旬双寿序

宝珠石畔每产文人,凤阁峰前恒多奇士。溯先世发祥之地,桑梓维恭;缅名流崛起之区,山川亦媚。极磅礴郁积之已久,乃清华灵秀之特钟。生斯地者大有人焉,其惟我宗仁兄锦华先生欤!

先生一代君才,三生慧业。到西江之水,肠胃皆清;餐来蒲树之花,齿牙亦馥。擅雕龙于绮岁,勇可冠军;吐凤于英年,才能华国。既熏香而摘艳,亦茹古而涵今。宿羡罗胸,花真在笔,固宜临文扫阵,吐羽气凌霄;弱水无忧,驾轻舟而直渡;强台可上,舒捷足以先登。而乃曲曲桃源洞,已引夫渔夫飘飘羽毂路。又隔夫蓬山,叹猿臂之难封,怅蛾眉之不嫁,良足矣。

然而松柏因后(凋)而始见者,天心之所以淬励其材也。玉石因追琢而始成者,良工之所以磨砻其器也。是故风之积者厚,乃能为万里之飞;光之蓄者深,乃能为重渊之照。丰城剑气终达乎斗牛,汉水珠光自辉乎川岳。将见文章尊夫台阁,声价溢于寰区。于斯时也,有不羡富贵逼人,英雄得志也哉!

况乎先生前代以来更多盛德,作人伦之圭臬,为后进之楷模。栾武子遗德在人,东平王为善最乐。谷贻有自,槐荫长新。人以为论家学于眉山,渊源不少;吾以为溯门风于伯起,积累居多也。且夫音以同声而益韵,茧以同功而得成。乐羊之奋发有终者,断机之;仲卿之激昂自勉者,牛衣之谏也。

先生德配黄孺人井臼宜家,珩璜应节。鸡鸣而戒旦,梦不同甘;椎髻以持门,眉恒懒画。遂使交文通不知漂麦,王浚仲无事特筹,孺人之力为多也。哲嗣有三长,已列夫成均。余暂羁夫骏足,薛氏之弟兄并凤桓家之少长皆龙,他日黼黻天家,辉煌仕版,讵可料乎?

今者大夫当服政之年,参军正应召之日。粲粲门子外事付与衮师,祁祁硕人内事贤夫。德曜得天伦之乐,极人事之欢,敢片言以当三祝,良贵君所自,有乡辈之衣钵在兹,祖武汝其式绳。尊大父之宝田,依旧好音不远,试倾耳于萸酒之前,嘉会可期,待携手于凤池之上。

赐进士出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

宗愚弟筠仙嵩焘拜撰

 

例封孺人宗母罗大孺人八秩开一暨例封孺人宗母何大孺人七开一荣寿序

昔夫子《系易》至《坤》之四曰:阴虽有美,含之以从事。盖妇人相夫为政,生而同其劳,殁而成其志而已无事焉。此所谓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若吾宗母罗大孺人暨何大孺人之贤,其犹知道者乎?以予闻故例赠修职郎誉扬先生之为人,宏道精敏,能以事自任,自其少时,施为建树,已荦荦可纪。至老而无有勌斁

郭氏之分居贝溪者,数十百,距君辅宗祠相隔十有余里,每时□□□□□□诸室牲牢尊俎,颇费周章□□□□□□□营宫室宗庙为先。乃度所居室之东,辟地数十亩,拓基广宇为支祠,营置祭田以奉时祀。又捐田若干顷为义塾,岁以所入,延致名师,以课宗属子弟之俊者,于是宗之人翕然和之。翼乎其有容,秩乎其有序,盖所以重本图而基鸿业者。如此其他建桥梁,构神宇,扶艰赈乏,通财广利,靡义弗举,靡劳弗躬。尝以兴宁桂阳四交之区,山路峭厉,久病行旅,乃循求夷轨,疏山通道,更开地数十里,会事未竟而卒,人咸惜之。

夫古人为善必获内助以佐成其志,考之史册,常相半焉。盖坤之道为吝啬,而室家妇子之间其所咨度者,常详于外。耽逸乐于身,策缓急于孙,子其言皆顺而易入,以是沮挠其善心者常多也。而一二树名义喜推与者,必独处人伦之顺,同德而比义,以赞成其所欲为。以先生生平所费且钜万计,而无于其心,亦无告匮于其家,谓非两大孺人赞画周旋之力而谁之力也?

予闻罗太孺人端醇谨,治家以勤,其处事也,尤详以慎。罗太孺人亦如是,无缺礼焉。义培、会文之事其母以及大母者,亦欣欣焉无少问。安愉悦怿,休和翔洽,子孙蔚兴,代有贤誉。于是又知两大孺人之德,薰陶溃染,以贻子孙庥者,为尤难也。

己酉春,予至桂东,适罗大孺人以是岁仲冬晋八旬开一之觞,何大孺人亦以是月寿七旬开一。予既闻何大孺人左右将事同其好恶,均其劳逸,盖相聚数十年而未尝有忤容。《诗》曰:何有何无,勉求之。彼夫妇之间周旋款曲,斯已难矣。而如两太孺人之温惠淑慎以和其家者,盖尤古人之所尚也。

今义培兄弟既皆能读书继志以致成立,而礼培之事罗大孺人左右,有甘旨必供,有事必咨而后行,其于誉扬先生为人而高其义。乃追述其行事,而考引两大孺人之德之盛,以为吾宗荣。又以著其世泽之绵长,业行之广懋,累庆储,敦庞硕大,所以介嘏而延庥者,且永无疆也。谨序。

又赠联:芝瑞胪欢叠膺云诰,萱晖驻景双晋霞觞。

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国史馆协修

宗晚嵩焘拜撰

 

搜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