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客家文化 > 阅读全文

文化在梅州薪火相传【文化名城28】

发布时间:[2022-04-21] 责任编辑:中国客家博物馆 浏览次数:1165

文化在梅州薪火相传

/赖俊权

 

千年城邑,历史苍茫;山明水秀,文脉舒张。嘉应自古人文蔚起,文风鼎盛。据《梅州院试》载,自宋以来,代产伟人。南宋绍兴年间,梅州知州方渐说:“梅人无植产,恃以为生者,惟读书一事耳”(见《舆地纪胜》),可见文化在梅州的重要性。

回眸千年历史,遥望百代前程。悠悠梅州,自西晋大量客家先民从河洛大地自北而南陆续迁徙,穿越黄河、过长江,自石城、长汀、梅关、石壁等地入粤莅梅,创造几多璀璨篇章:“人文为岭南冠”、“五科连解”、“一科五进士”、“父子四进士”、“三代三翰院”等等。有被尊称为“客家先贤第一人”的程旼,与韩愈、张九龄等同列为广东古代八贤之一;有被清朝嘉庆皇帝封为“广东第一才子”的宋湘,其风异于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气势,诗意清新脱俗,笔法磊落潇洒;有“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黄遵宪,被中国史学界公认的晚清“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有堪称中国“中外合资企业第一人”的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弼士;有“亚洲第一个球王”李惠堂;有“少怀壮志”“百战归来”的共和国第一代元帅叶剑英等等……人文渊薮,群贤辈出,魁星长耀,俊彩星驰,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郭沫若曾经盛赞梅州:“文物由来第一流”。

民国初在梅州传经20余年的法国天主教神父赖理查斯在《客法词典》中惊叹:“全境有六七百个村落,也就有六七百个学校,这真是一个骇人听闻的事实,按人口比例来说,不但全国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和它相比较,就是较之欧美各国也毫不逊色。”可见,梅州文化有深厚底蕴,历来就有,现在也代代相传。

今天,当我们迂迴漫步在梅城街头,感叹每天起床最早的仍然是那些背着书包读书的学生郎学生妹,和一大批送孩子上学的家长;我们甚至徘徊流连在梅水岸边、梅花深处,举目之处,入眼入心的依然是文化。有称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橄榄屋”、云南“一墩屋”并列的围龙屋,风情独具,随处可见;梅州学宫、东山书院、兴宁学宫、五华学宫、三堡学堂,它们散布在梅州各县市区街头巷角、乡间山野,至今还是客家地区的教育典范与地标;状元桥、人境庐,进士楼、进士牌坊,众多的文物古迹,昭示着客家文化辉煌生动的历史画卷;中国客家博物馆、院士广场、归读公园、文化公园、东山教育基地、大埔客家民俗文化村、平远文体中心等等这些建成的项目,如一幅幅新的文化座标,无不氤氲世界客都浓浓的书香气息,构成客家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熄的动人篇章。

新世纪的梅州,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巩固提升生态优势,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奋力谱写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新篇章的今天,人文蔚起的客都,它的一呼一吸、一静一动,无不散发着天地的灵性,向世人展示出一个气象万千、人才辈出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梅州这座由文化孕育而来的城市,也因为深厚的历史积淀,将客家文化作为城市名片发扬光大。



金山顶



东山书院



大觉寺



凌风路



中国客家博物馆



院士广场



搜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