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客家文化 > 阅读全文

细数古桥遗韵,蕴含历史烙印【文化名城22】

发布时间:[2022-03-24] 责任编辑:中国客家博物馆 浏览次数:2541

细数古桥遗韵,蕴含历史烙印

整理/赖俊权  轩儒 

 

  在中国建筑里,桥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修建了数以万计奇巧壮丽的桥梁,这些桥樑横跨在山水之间,便利了交通,装点了河山,充分显示了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梅州地处闽粤赣交界,气候温润,雨水充沛,广袤的森林植被占境内面积百分之八十以上,大小溪流一年四季奔流不息汇入梅江,因而桥樑众多。早期客家南迁先民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伐木为先,后独木桥危险,容易跌入溪河,因而又改为几条大树搭在一起,两边加一些简单的栏杆供人扶着过河,再后来便建造成石桥。由于桥具大众性和公益性的社会特质,不仅能够举众人之力,聚集资金,投工投劳,而且引来雅客,赋诗酬唱,使桥成为一个展示地方文化的特色载体。



 嘉应桥/夜色光明摄


  嘉应桥:未有嘉应州先有嘉应桥

  如果要说梅城边上的古桥,首先提到的必定是历史悠久的古桥。未有嘉应州先有嘉应桥,嘉应桥位于梅州文化公园内,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长13.3米,宽3.6米,是用麻石拱成的双孔石桥。据《乾隆嘉应州志》载,“嘉应桥,在城东一里,北门濠水出此。宋淳熙时创建,元至顺时、弘治间俱重修。”原是市民出城东门往东教场的必经之路。1958年建梅州文化公园时重修加宽并筑栏杆。

  据资料载,绍兴初年,大宋南渡,面对山河破碎,金人穷追不舍,宋高宗赵构皇帝苦不堪言。忽闻梅州孔庙生芝,《论衡》云:“士气和故生芝。”“和”对于颠沛流离中的南宋王朝是多么珍贵,一个多么美好的预兆啊!高宗感动之余,不忘叫史官载录此事。淳熙年间,州人为纪念此事,便将城东所建小桥命名为“嘉应”。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乡升格为直隶嘉应州,统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4 县加上本属的程乡县称“嘉应五属”,直属广东省辖。嘉应州州治(今梅州市区)梅城历为县、府、州的治所之地,是粤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嘉应的得名由来传说,是由于当地盛产“嘉应子”,又说东门外濠池上有一座宋朝时建的嘉应桥,当总督鄂尔泰奏升程乡县为直隶州时,故钦定为“嘉应州”。

  嘉应州的成立,产生了一个地区,成为当时全国420多个府(直隶州、散州)之一,成为在广东政治版图上始终占据重要位置的地区,成为当代梅州市行政区域的雏形,成为一个人文向秀、欣欣向荣的地区。

  目前嘉应桥隐隐于文化公园一角,虽然沧桑斑驳,依旧固踞一方,成为市民访古怀旧的一处重要文物。

 

  状元桥:百花洲尾齐洲前,此地出状元

  素有“文化之乡”之称的侨乡梅州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是粤东北地区重要的商贸交汇中心。在梅江流域桥的身影随处可见,在梅城,有一座让海内外华侨魂牵梦萦的“状元桥”。这座落于梅城下市“东山书院”前的双孔拱型之石桥,异常坚固。

  据〈光绪嘉应州志)载,起初以石梁建造,后因年久失修而毁坏,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6年)用木板架造,明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改建成石桥。由于不够完善,相隔不久,乡人于正德间再加修建,后为洪水所毁,再架木桥。约过了200年,木桥已腐烂不堪,过往行人提心吊胆。迨至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三者辅任嘉应州知州时,创办了嘉应州最高学府东山书院。往书院视察时状元桥是必经之路,因觉其已危及行人安全,于是主持重建成石桥,下辟二洞,上筑石栏,更名为“灵济桥”,并请城内翰林李象元为之作《重建状元桥题名簿序》。此桥后又复名为状元桥。

  关于“状元桥”之得名,传说有二。一说为宋王象之《舆地纪胜》程乡景物百花洲下有旧谶云:“百花洲尾齐洲前,此地出状元”,故以名桥;一说为宋状元宰相文天祥于南宋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率勤工师抗元经福建漳州来梅州,曾过此桥,后人为纪念他称此桥为状元桥。

 

  周溪濂溪桥:纪念宋朝理学家周敦颐

  周溪河为梅江一级支流,发源于梅县石扇镇长排宫,流经石扇、城东、东郊乡及金盘桥、神宫前、石子岭、饶公桥、周溪村、盘龙桥等,于城区东山中学状元桥处汇入梅江,全长36公里。

  周溪的下游,有黄、谢、李、张、萧、饶、杨、陈诸姓氏,中游两岸的周溪村、蓝塘村,则生活着谢、古、侯、张等姓氏的居民,唯独没有姓周的人家。然而,在梅县高级中学东门前,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叫“濂溪桥”(俗称周溪桥)。“濂溪”是宋朝理学家周敦颐的字号。据史料的不完全记载,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宋朝理学家周敦颐任广南东路转运判官,熙宁三年(1070),擢升为提点刑狱。在粤期间,他深入有瘴气和险峻之地进行考察。敦颐可能曾经来过梅州,后人可能为纪念这位思想家,把梅城附近的一条小溪命名为周溪。400年后,明孝宗弘治年间,江西永丰籍进士刘彬担任程乡知县,基于他对周敦颐道德学问、思想精深的仰慕,更基于周敦颐与梅州的历史渊源,他决定在周溪河畔建立濂溪书院。这座濂溪桥也由此得名。

  濂溪书院在历史的风雨中淡去,濂溪桥却依然屹立在周溪,它是周溪河上的几个古老石拱桥中曾发挥重要交通功用的桥梁,贤母桥建成之前,它是众多车辆从梅松路通往东山港的必经要津,经过该桥进入周溪村,这里有明初建成的围龙屋老谢屋,是进士谢卿谋的故居,传承席狮舞、铙钹花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碧峰寺,也在碧水潺潺的小溪旁。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周溪形如腰带,旋绕周回,是唯一一条流经学校的河流,是嘉应学院文脉灵动的象征,大学生们在溪边漫步、读书、沉思,听溪水錚琮,看波光粼粼,心灵自会得到净化。


 

 盘龙桥/夜色光明摄


  盘龙桥:诠释着这方水土的人文内涵

  如果,这个世上有哪个地方会让我们深深爱上。我想,除了我们的家乡,就是梅城。恋上梅城,源于美好的风景。春到梅江,周溪蜿蜒,十里梅花,烟雨蒙蒙,究竟是梅花装饰了城市,还是城市留住了梅花?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深藏着自己的爱恋,却无法言说;夏到梅江,仅仅是月光,就足以让人陶醉,周溪边上的攀桂坊以及中国客家博物馆里藏着太多的人文故事令人流连。

  翻开历史,状元桥一带,除了东山书院外,曾存在七贤书院、锦江书院、先贤书院等,可以说是梅城崇文重教的中心地带。而盘龙桥,在状元桥沿周溪往上约1里,即现在的金山街道办事处门口。据《乾隆嘉应州志》载,“盘龙桥,城东四里,周溪水出此。原木桥,今筑石未就。”由此可知,盘龙桥建于清乾隆前,但是初建时是木桥,后来改建石桥。

  记得林徽因说,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古桥,有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

  盘龙桥不单是一座桥梁的名称,目前也是文化梅州的一个标杆。周溪来到这里,突然悠游地转了两个弯,盘龙桥李屋就在这个弯弓之内,李氏家族在清代出了一位翰林、一位武解元、八位文武举人;隔着周溪举目可见的是黄遵宪家族所在的禄善堂和德赞楼,黄遵宪高祖父一门出了一位进士、八位举人;盘龙桥西端还是进士杨仲兴的故居,再远处的张家围、旺巷口、教场背,遍布的是张琚、李黼平、刘庆缃等著名文人故居。

  盘龙桥是历经沧桑百年不倒的古桥,目前旁边紧靠古桥还加建了一座钢筋水泥的“新盘龙桥”, 经过风雨的洗礼,已成为这个城市美丽的弧线,诠释着这方水土的人文内涵。


  

饶公桥/夜色光明摄


  饶公桥:嘉应州十大名胜古迹之一

  在梅州城区,历史悠久的周溪上有许多古老的桥梁,在今天依然发挥着渡人通行的功用,并以它那古朴、苍虬的身姿承载着梅州深厚的人文历史。

  周溪口溯溪而上约两公里之处,有一座有500多年历史、至今仍可通行的古桥——饶公桥。饶公桥桥基砌石稳固、设计施工精湛,是明朝以来由梅城经梅子树下通过周溪经佛子高到丙村、松口,继而通往福建的一条古驿道上的桥。

  古时由于周溪水湍急,难以跨过,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明朝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年),当地一位姓饶名嵩四的隐士看到这种情况,便出资在周溪两岸砌石筑坎,溪中用石砌成三个桥墩形成四孔,在桥墩上用木板架成桥,为方便人们挡风遮雨,还在桥面上盖顶成屋,由此成为梅州第一座桥屋。人们为纪念饶嵩四,故将其命名为饶公桥。

据嘉应州志记载:“饶公桥在城东五里,洋门,黄竹洋诸水出此”这是最早的廊桥,后大水冲毁。又于康熙三十三年,封检讨李孟开倡议重修,仍覆以屋。可见当时石桥技术仍未传入。重建的仍是廊桥。饶公桥碑记谓木桥:“下足捍奔湍,上足蔽淋沥”。即过往行人不用淌水过河,也不怕下雨水淋了。行人经过桥上,“如登阁,似泛舟”。据说城里人常结伴前住饶公桥游览,特别是烟雨迷濛的雨季,更是如诗如画。

  象山在前,流水在下,饶公桥侧卧其旁;更有古榕蓊郁,榕荫张覆;岸柳依依,掩映其间,旧时饶公桥是嘉应州十大名胜古迹之一。每当朝晖夕照之时,高甍巨桷、水光日影动摇而上下,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闻弦诵而正衣衿。

  如今,饶公桥周围的景色都已改变,唯有桥一端的文祠还在,踏在满是裂痕的石板上,仿佛置身于古时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程江桥/夜色光明摄


  程江桥:通往程江、荷泗的主要公路桥

  作为梅州人母亲河的梅江,江以“梅”名,与传说中的梅王梅鋗和梅花联系在一起;程江的起名也令人肃然起敬,纪念的是以德化人的客家前贤程旼。

  梅州的桥从木板桥到大型混凝土桥的演变,可以窥见客家人迁徙史一角和当地的桥文化。而在这过程中,建桥石匠功不可没。现存的古桥中,绝大多数为石制,规模都不大,架设在众多的小河流上,供乡民出行之用。

  程江桥位于梅城西区十甲尾口,横跨程江,故名。下临江口百花洲。清代至民国初年,此处是浮桥,洪水时则用渡船。民国19年由“庆安社桥会”倡建,将会产投变所得及各方人士捐助的资金,于1932年建造梁式钢筋混凝土桥。有5个桥孔,桥长85米,宽6米。为便利两端街道上桥接线,建成两端低、中间高的坡桥。此桥行车道原为3米,两边行人道各各1.5米。设计荷载能力低。70年代以后,因重型车日益增多,19775月,由省公路管理局投资,按载重汽车13吨标准,将桥的上部构造进行加固,桥面宽度改为7.6米。是城区通往程江、荷泗的主要公路桥之一。

  程江桥的一边,曾经也是梅城港,60年代以前,港区范围从东山大桥新码头以上至程江桥止。船只聚舶于新码头、老码头、水巷口、下南门、上南门、下油罗、上油罗等7处码头,其中以上下南门和上油罗码头为主。1970年以后,码头逐步移至梅江桥以下,新建和扩建有东桥之西阳码头、水打伯公码头、彭屋码头、杨桃墩口码头等,成为潮汕上行杂货及下行运往各地船只的集散地和老梅州人的记忆。

  桥,是用于渡津过河、沟通山川沟壑,给人们带来生产、生活的便利。国语云:“雨毕除道,水涸而成梁。凡以通远近,便行旅也。”大凡建桥,都是“前人创之,后人修之,百世之功也”。自秦汉以后,客家人的祖先从中原南迁,跋山涉水,几经辗转,定居岭南。这个民系懂得和平之可贵,懂得安居乐业之可贵,更懂得居住的防御与舒适,客家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凭借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在岭南秀美的大地,建造了土楼、围龙屋、四角楼等众多著名的古建筑和古廊桥,这承载着客家人久远的历史记忆,是客家人千年辗转迁徙中艰辛而辉煌的创业见证,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历史的重要载体。

  桥是路的延伸,给人们带来交通的便利,没有桥,人们就失去了接应,失去了贯通。梅城边上的古桥大多分布于较小的河涌、水道之上,供周边居民步行之用。年深日久,青苔斑斓,在梅兰竹菊等岭南花草树木掩映之下,构成一幅静谧的图景。据《乾隆嘉应州志》中的《桥渡》篇记载,梅城周围近郊有近十座建于几百年前的古桥,这些古桥大都保存完好,直到今天大多仍在使用,蕴含一方历史烙印,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搜索

关闭